袁丽互盈策略
袁丽,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第一实验小学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2008年,面对语文教师紧缺,她毅然从音乐教师转型语文教学,只为给孩子们一个更精彩的童年。她以戏剧为载体,创新实践语文戏剧化教学,让每篇课文都成为孩子们生命里的精彩剧目,指导的学生屡获全国大奖。
袁丽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在她的课堂上,语文不只是文字,更是鲜活的生命体验;学习不只是机械记忆,更是成长的自然绽放。她希望以戏剧为笔,点亮更多孩子幸福的童年。
潍坊聋哑学校
“聆听花开”志愿者服务队
山东省潍坊聋哑学校“聆听花开”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14年,为实现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让每一名残疾学生都能接受教育,团队老师牺牲自己的周末休息时间,走进残疾儿童家中开展针对性教育教学活动。老师们十几年如一日,不论严寒酷暑,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将知识、政策和温暖送到学生家中。他们步履不停,足迹遍布潍坊16个县市区,累计奔波里程达40余万公里,为150余名残疾学生带去教育的希望。
刘青
刘青,潍坊市奎文中学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潍坊市特级教师。潜心语文教学30年,倡导的“体验式作文教学法”和“文言,文学,文化”的古诗文教学策略在全市推广;16年班主任,被学生称作“妈妈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关爱特殊学生的感人事迹被搬上舞台;她以身示范,引领团队成长,带领的教研组和工作室连续三年在全市推介,被评为潍坊市工人先锋号,多位成员获得齐鲁名师、省市教学能手,青年教师在全国省市比赛中屡次获奖。
她说,真正的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她将努力点燃师生心中的火种,成为师生成长路上的点灯人。
徐蕾
徐蕾,潍坊市昌邑市柳疃镇柳疃初级中学教师,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她扎根乡村教育16年,成立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助力亲子沟通,促进家校合作,为乡村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她注重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创新阅读教学法获地市优秀教学法奖并在全国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上分享交流。她积极开展省、市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的项目研究,挖掘乡土资源,开展实践活动,为乡村孩子点亮文化传承的心灯。
刘秀芳
刘秀芳,山东省寿光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正高级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34年深耕课堂,她以学识为基、创新为翼,侧重激发学生阅读与写作兴趣,提出“大概念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让学生爱上语文,指导学生多次在各级读书、作文比赛中获奖。
刘秀芳说,教育是托举,教育更是唤醒互盈策略,语文教学中,捕捉学生成长的最佳契机,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每个学生都大有可能。
李娜
李娜,安丘市景芝镇景芝小学高级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她甘守乡村26载,多次放弃进城,默默耕耘,临盆当日赴医院、产假未完便返校,一心只为学生,自己孩子生病也无暇顾及。教学中采用“费曼”教学法,推广“小组捆绑式”评价,激活课堂、提升成绩。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成立教研团队引领示范,传帮带,助力年轻教师成长。26年班主任经历,成绩优异,获家长学生好评。先后获省、市特级教师、市学科育人能手、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20余项,以微光点亮乡村孩童逐梦路,诠释扎根乡土育桃李的深情 。
刘金城
刘金城,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从教27年,他把“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刻进教育生涯的每一个日夜。怀仁爱之心,立仁德之行,用粉笔写春秋,用师爱铸师魂,创新“四个品牌”班级管理育人模式,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班集体, 27年来,他用深夜的家访、冬日的热饭、作业本上的批注,温暖了无数迷茫的心灵。不仅照亮了学子的求知路,更在他们心田种下了向阳而生的力量。
刘琴
刘琴,安丘市青云双语学校化学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从教以来,二十年扎根一线,以炽热情怀和创新精神投身教育。与团队携手创下连续19年全市教学成绩第一的佳绩。产假未满,她毅然返校执教薄弱班级,带领团队逆袭突围;农村支教时,她自费为百余名孩子购置学习资料。面对质疑,她坚定回应:“我图学生成才,图他们奔向光明未来。”她潜心教研教改,主持开发《单元学历案》惠及20余校,2项省级课题解决了化学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初中化学空中实验课堂的教学策略创新研究》为疫情教学范本。她,是教育路上温暖的追光者。
本文编辑:Sunshine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点推荐
阳德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